
圖為西南石油工程沙特項目SP-284井隊平臺經理陳一奎對外籍員工喬賓進行夏季防暑科普。孫大杰 攝
●徐自力 龔 雯
四月底的科威特,黃沙如海,日光熾烈。沙漠深處,西南石油工程公司科威特項目正穩步推進鉆修井作業。剛過去的齋月正值生產關鍵節點,項目部積極應對高強度工作帶來的挑戰,帶動中外員工攻堅創效。今年以來,項目完成鉆井進尺3萬余米,修井57口,生產態勢安全平穩,鉆修井隊日費率保持100%。
西南石油工程科威特項目部共有16支鉆修井隊,員工1021人,其中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等國家的外籍員工共446人,占比43.6%。多年來,該項目部落實海外人才培育機制, 在平等尊重中實現共同成長,讓這支跨國團隊更具人情味,讓外籍員工更有歸屬感。
夯實尊重之基 關懷員工健康
齋月期間的一天,S-P282井隊場地工約瑟夫發現司機費薩爾精神不振,他及時關心幫助這位同事,并第一時間向井隊報告。這得益于項目部不久前發布的《齋月工作生活指南》,提示各基層隊齋月期間靈活給穆斯林員工安排任務,并適時安排工間休息。
為了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員工更好地融入團隊,項目部堅持以尊重為本,關愛員工身心健康。所有隊伍都配有外籍專職醫生,并配備常用藥品和急救設備,為員工提供24小時的日常健康咨詢、緊急醫療處置和職業健康檢測服務。他們每周還在營地組織“健康巡診日”,由專職醫生為員工測量血壓、血糖,評估體檢數據并提出飲食與作息建議。印度籍醫生納吉布曾在巡診中發現一名鉆工有中暑征兆,他第一時間采取降溫與補液措施,緩解了這名員工的不適。此外,項目部還定期開展“健康小課堂”,培訓常見急救知識、高溫應對方法,幫助員工增強健康意識、筑牢健康防線。
項目餐飲團隊還根據南亞、中東地區員工口味,調整菜單結構,推出巴基斯坦燉牛肉、阿拉伯羊肉抓飯、印度咖喱烤餅、尼泊爾扁豆湯等特色餐食,大家對這些風味菜肴贊不絕口。納吉布說:“每當吃到印度口味的美食都很溫暖,在這里我感受到理解和尊重,中國石化就像我的第二個家!”
鋪設成長之路 賦能技能提升
近年來,項目部為外籍員工拓展學習成長通道,面向全體外籍員工開展技能水平調研,針對性地推出“技能進階計劃”,涵蓋井場安全培訓、操作技能培訓、井控知識培訓、硫化氫應急處理等課程。培訓課堂采用“現場講解+視頻+多語種字幕”的方式,并配備翻譯老師,確保員工們聽得懂、學得會。
來自巴基斯坦的叉車司機弗朗西斯經過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后,順利通過項目組織的叉車操作考試,如今已成為井場叉車操作的得力干將,不僅技能得到提升,工資待遇也同步上漲。“在我們國家像這樣的培訓機會很難得。現在我可以自信地告訴家人,我在中國石化收獲了技能的成長。”弗朗西斯自豪地說。
為鼓勵中外員工相互交流學習,項目部大力推行“師帶徒”制度,量身定制技能提升方案,由中方優秀員工對外籍青年進行一對一指導。SP-21井隊印度籍井架工斯里吉特在中方司鉆梁孟軍的指導下,很快就能獨立完成二層臺作業任務,多次獲得井隊表揚,被評為井隊優秀外籍員工。“梁老師不僅教我技術,更培養我認真負責的態度。”斯里吉特認真地說。
搭建溝通之橋 共建和諧團隊
“人才隊伍建設要突出基層導向、專業導向、國際化導向,關心關愛一線員工,讓發展成果惠及員工,提升員工歸屬感。”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唐世春表示。
為了構建團結和諧的團隊氛圍,各基層井隊設有專門的“節日臺歷”。每逢外籍員工的重要節日,井隊都會組織聚餐,讓員工在異國他鄉也能感受到節日的儀式感。齋月期間,各井隊還安排中外員工共同參與開齋晚宴,鼓勵大家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促進文化交流。
2025年中國春節,項目部及各井隊組織節日慶祝活動,邀請外籍員工共度除夕夜。各井隊營地張燈結彩,大家圍坐一堂,吃著餃子和年夜飯,分享各自國家的新年習俗。來自孟加拉國的井架工努爾浩克與遠在家鄉的妻子視頻連線,向她展示桌上的美食和熱鬧的節日氛圍。他激動地說:“這是我第一次在井隊過中國的春節,慶祝活動非常有趣,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從尊重文化習俗到促進溝通交流,從提供發展機會到呵護身心健康,在科威特項目這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團隊,“平等尊重、共同成長”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為項目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