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數據湖 茂名石化作為集團公司首批“數據湖試點+邊緣云建設”企業,從2022年9月起實施數據治理及數據湖建設項目,在煉化企業中首次采用“混合架構+虛擬資源”建成云上數據湖。云上數據湖按照集團公司多湖一中臺技術路線,涵蓋從軟硬件基礎架構到具體應用的多層次技術生態,具備采、聚、理、用、保、管6大核心能力,為數據匯聚共享、大數據分析應用、價值創造和經營管理模式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本報記者 張亞培 通訊員 林家旭 梁偉忠
在集團公司信息和數字化管理部、煉油事業部、化工事業部等部門指導下,歷經兩年攻關,茂名石化于近日建成了系統內煉化企業首個云上數據湖。數據湖是“存儲+處理”數據資源的應用載體。數據湖及配套工具能存儲、處理、分析、挖掘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數據,進而沉淀企業數據要素。
云上數據湖按照集團公司多湖一中臺技術路線,涵蓋從軟硬件基礎架構到具體應用的多層次技術生態,為數據匯聚共享、大數據分析應用、價值創造和經營管理模式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數據底座支撐。
決心啃下“硬骨頭”
為滿足不同階段的信息化需求,集團公司各板塊、企業建設了多個技術路線不一的數據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當時的應用建設,但這些數據平臺積累的數據和服務的對象各有不同,具備的能力也不盡相同,存在數據流通壁壘、重復建設等問題,導致數據質量不高、用戶找數用數難。
為解決這些問題,助力集團公司數字化轉型,信息和數字化管理部統籌規劃了基于石化智云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中國石化多湖一中臺體系,具備采、聚、理、用、保、管6大核心能力。其中,“多湖”指總部、板塊和企業三級數據湖,“一中臺”指總部集中部署的數據中臺,具備統一的數據治理能力、中臺管控能力、數據安全能力和數據服務輸出能力。
2022年9月,集團公司批復茂名石化數據湖試點建設項目,以支撐多湖一中臺體系建設。由于數據湖建設屬于新技術應用,沒有可參考的現成案例。項目團隊不斷摸索、積極攻關,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開展技術融合和數據融合研究、測試。
搭建云資源池“大樓”
項目初期沒有具體方案,總部牽頭咨詢相關廠商進行技術交流。根據數據湖作用和存儲容量規劃,廠商給出計算和存儲資源建議——配置38臺信創服務器滿足調度管理、計算管理、存儲管理三個需求,但具體建設方案仍需企業進行多方論證和測試。
2023年6月,項目團隊決定開展技術測試,驗證ARM模式架構建設數據湖的可行性。通過多次論證,同年8月,他們形成最終的數據湖服務器配置方案:一是形成基于企業邊緣云的硬件配置方案,結合2023年企業IT基礎設施提升項目云平臺,基于邊緣云對數據湖進行云化部署;二是按照一云多芯、多云編排、云邊協同的混合云能力建設,采用“ARM信創資源池+X86資源池”混合架構模式搭建數據湖,將35臺物理服務器虛擬成101臺云服務器。
茂名石化企業云平臺管理區全部采用信創設備搭建部署,共計13臺信創服務器,不僅滿足目前云平臺建設需求,還為后續資源池擴容、高階服務部署等奠定了基礎。相較于傳統物理服務器的IT部署方式,數據湖通過內核虛擬技術上云,在不增加服務器數量及費用的情況下,CPU由2200核增加到3600核,資源提升1.6倍,為企業節省大量硬件成本及后續維護更新費用,提高了單臺服務器的資源利用率。
精心“裝修”云資源池
搭建好云資源池“大樓”后,項目團隊精心“裝修”室內,加快在企業邊緣云上的數據湖建設。他們遵循集團公司多湖一中臺技術路線搭建了云上數據湖,將大數據技術深度融合云計算技術,加強邊緣云應用場景云上數據湖建設,有效降低管理復雜性,提高靈活性。
經過兩年的攻堅,項目團隊成功探索出云上建設數據湖的技術路線,在煉化企業中首次采用“混合架構+虛擬資源”建成云上數據湖,有效解決公司實時數據應用難的問題,增強了數據即時獲取、集中共享能力。
為發揮數據湖作用,項目團隊積極與計量專業、節能專業的技術骨干對接,成功開發質量流量計數據監控分析應用、能效分析應用等多個場景。
他們對流量計關鍵參數的數據進行分類提取、整理和分析,實現了油品計量過程中的異常信息快速捕獲,有效提升計量過程管控和數據偏差根本原因分析的能力,同時形成《數據治理助力計量數據監控分析效率提升》案例,獲評中國石化數據應用優秀案例。
他們積極開發能效分析應用,實現對加熱爐、壓縮機、空冷風機等關鍵用能設備和參數進行實時監控分析。在每周二、五茂名石化調度會上,他們都會打開能效分析應用,分析用能參數完成情況,通報班組實時操作變化,督促各單位強化節能優化調節,通過能效實時數據驅動公司能源管理水平提升。
留言板
□茂名石化信息中心經理 邱 軍:
雖然我們已建成云上數據湖,但對其的拓展應用仍需加強。下一步,我們要加快開發計量分析等數據應用、數據共享服務組件,拓展數據湖應用場景、驗證數據治理成果、提高業務處理效率,充分利用云上數據湖發揮數據要素價值,助力公司降本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