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漢油田首屆石油工程監督技能比武大賽落下帷幕,來自技術監督中心的118名不同專業的石油工程監督人員同臺競技,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操作,展現出較高的監督業務水平,19人分獲鉆井、地質、試油氣三個專業的一、二、三等獎。這是該中心全力推進石油工程監督隊伍建設的一個縮影。
2021年9月,江漢油田按照油田專業化改革調整要求,高效整合石油工程監督力量,成立技術監督中心。如何打造高素質監督團隊,成了該中心高質量發展的頭等大事。
請進來走出去,專業素養提起來
“專家不僅介紹了測錄井基礎知識,還對現場施工中的難題答疑解惑。這堂測井知識講座猶如一場及時雨,太解渴了!”在上完油田專家的培訓課后,青年技術員陳思敏說。
該中心精心制定業務培訓管理辦法,通過夜讀班、素質提升課堂、技術交流會等,組織開展線上專家授課、案例交流、標準制度學習等活動50余次,夯實監督人員基本功。
“中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線上線下學習平臺,感覺處處是課堂,時時有收獲。不論是鉆井基礎理論知識,還是現場實操技能,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青年技術員焦紅陽說。雖然一直在中原油田鉆井隊委培,但焦紅陽同樣能以各種方式參加中心的套餐式培訓。通過努力學習,焦紅陽的專業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在本次大賽中獲得鉆井專業一等獎。
為持續增強石油工程監督履職能力,該中心對標行業一流,多次組織技術骨干前往西南油氣分公司及勝利油田的監督中心調研學習,深化監督體制創新,推動遠程監督平臺建設見成效。
兩年來,該中心通過多方調研學習,博采眾長,優化了監督運行管理模式、制度規范、工作流程,江漢油田施工現場監督管理效能得到較大提升。今年一季度,江漢油田單井鉆井周期由2021年的45.92天縮短至40.66天,鉆井故障復雜時效由2021年的2.16%降至1.82%,助力石油工程“四提”各項指標邁上新臺階。
蹲現場輪全崗,技術能力強起來
“這段時間跟班參與試氣求產施工坐崗、倒換流程等操作工作,也跟隨試氣隊技術員學習了測試求產流程,為我做好試油氣監督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青年技術干部李孟陽在下基層日志中寫道。
石油工程監督業務涵蓋鉆井、測井、錄井、固井、試油氣作業全過程,涉及施工范圍廣,對工程監督人員的專業程度、綜合能力要求很高。為促使技術干部“精一行、通多行、懂全部”,該中心針對技術骨干的專長及短板,量身定制成長計劃,選派干部到鉆井隊、試氣隊“回爐”當操作工,自己動手、現場實踐,增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扎根一線“回爐”補課,李孟陽的工作能力迅速提升。在潛江碳酸鹽巖油藏老井復查試油重點項目中,李孟陽發揮專業優勢,發現并整改隱患15個,現場消除復雜故障3井次,提出并被采納措施建議12條,為項目優質高效運行提供了堅實技術支撐。
該中心還安排技術干部輪流到遠程監督室值班,到重點施工現場駐井監督,到各個工區當巡井監督,選派技術骨干參與“瘦身井”“日費制井”等重點項目,豐富工作經歷,增強綜合實踐和創新能力。
截至目前,該中心已選派7名基層干部到施工現場實踐頂崗,統籌安排20名大學畢業生駐現場、進小班、輪全崗,技術干部能力水平明顯提升。
強管理嚴考核,拔尖人才冒出來
“外聘人員同樣能被評為優秀監督員,這不僅僅是對我工作的肯定,更是中心對監督人員考核公平公正的體現。我將再接再厲,努力提升監督工作水平,當好質量、安全、環保衛士。”今年一季度監督考核結果公布后,外聘監督員李松表示。
為充分調動監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該中心結合實際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優化石油工程監督人員激勵制度,強化正面激勵,拉開績效差距,讓考核成為推動監督工作高效開展的助推器。
該中心對監督人員實行“月度獎懲+季度評比”的考核機制,評選優秀員工和優秀監督員,對履職盡責的監督員加大獎勵力度,對“不合格監督”人員予以清退。
“我們科學設定考核指標,突出對監督業績的考核,客觀公正評價監督業績,讓績效差異逐步顯現。優秀的監督員能夠獲得更多的回報,其他監督人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工作氛圍。”該中心經營財務部副主任劉曉明介紹。
2021年以來,該中心先后獎勵優秀監督人員70余人,清退不合格監督員21人,多名優秀監督人員參與到油田“瘦身井”、興隆1-1、焦頁18-S12HF超長水平井等重點井的監督技術保障工作中,助力刷新多項油氣開發紀錄。(本報記者 石建芬 通訊員 辜元元)
